从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视角提升麻醉专业素养
·教学改革·
教育部公布的《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通知》,全面启动了高校的审核评估工作。审核评估核心是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实现状况进行评价。重点考察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等。麻醉学专业人才的成长具有独特性,我校麻醉学专业一直致力于优化麻醉学本科教学,以提高学生职业胜任能力为导向,“精准”培养麻醉学专业本科人才,是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从审核评估的视角下,总结麻醉学系实施的促进麻醉学学生专业能力提高的教学特色;该特色在此次审核评估中得到良好评价,现愿进行经验分享与交流。
1 培养目标与教学改革的确定与发展思路
依据2012 年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要求;与2017 年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及在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的社会调查中证实了社会迫切需要补充麻醉科人才短缺的问题。麻醉学专业由此设定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专业创新能力,加强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操作结合,提高职业胜任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麻醉学专业课程设置是根据国家方针政策,以学校教学章程和指导精神为原则,进行充分调研,积极论证,合理规划,科学实施,密切监督,及时反馈,有效整改后才能全面实施申请的专业培养方案。以专业能力提高为培养目标,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以培养“知识—能力—品德”为核心的发展方向;同时不断健全各个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涵盖人才培养过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切实强化教学管理,优化教学过程,深化教学改革。采用“理论与实践贯通”“模拟与现实结合”“思维与操作相融”的教学方式,形成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螺旋式交替上升的成长模式。达到预期达到四种转型发展: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模式转型;从重媒体应用的教学模式向重教学设计的教学模式转型;从重单学科分离教育向重多学科综合教育转型;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型。
2 教学改革方法与措施
2.1 科研成果带入课堂
开设《临床麻醉新进展》课程。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或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的老师为任课教师。授课内容除包含前沿的麻醉系统知识的课程,还涉及教师从科研选题、设计、研究方法、论文、修改、成果及转化的思想与过程,并将其与前沿的麻醉系统理论知识有效结合。让学生从中可以获得启发,成立科研小组并独立设计课题,鼓励学生申请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麻醉学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科研课题,由2015 年2 项/年,增长到2018 年5 项/ 年,增长率150%。该课程的设置让学生了解麻醉学最新进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科研兴趣与科研思维,建立新的学习目标,促进学生自身的专业能力提高,提高学生职业胜任能力。
2.2 临床麻醉场景模拟教学
场景模拟教学作为当代教学手段,能够促进医学生临床思维与临床能力协调发展[1-2],实践模拟教学解决了理论知识与临床常见问题有效融合的问题[3]。设计全新的场景教学案例、引进先进的模拟教学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效果评价,教学效果良好。通过模拟场景设计:编写脚本,讨论修改、彩排、重新修改、二次彩排,通过反复演练纠正,使病情演变的速度、程度、趋势更加的真实、可行、可靠[4-5]。模拟场景运行:难易程度适中,学生可以迎接挑战,克服困难,收获知识。指导教师要求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模拟教学经验,始终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其言、观其行,及时发现学生流汗、语速加快、表达不清、语音变调、情绪失落等压力失控的表现,迅速调整难度、控制进程。
建立科学有效的效果评估,采取综合能力进行测评体系(包括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应变能力,分析处理能力等)[6],对技能操作过程完成阶段性形成性评价;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反映教学效果。
对接受场景模拟教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反馈发现:所有学生认为该学习模式较好,100%认为有必要增加该教学的教学课时,成为常规必要的学系手段。学生通过场景模拟教学模式的学习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79%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理论知识,缺乏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75.8%学生认为自己遗忘了过往学习、考试的记忆内容,62.9%同学认为自己暴露缺乏临床思维,64.5%同学认为此种授课方式能够有效的将理论与临床相结合%学生认为场景模拟教学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75.8%的学生认为此方法能够促进理论知识的记忆,67.7%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理解理论课的知识内容,71%学生认为有助于熟悉临床环境与内容,51.6%学生认为该方法能够激发自己再学习。学生的客观反映能够有效说明,场景模拟教学可以在本科生中进行,并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