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页 > 期刊导读 >

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下提高麻醉专业学生科研能力

一、引言

2012 年,教育部提出“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一体化人才培养。其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强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能独立承担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常见疾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的高水平临床医师[1]。为培养高层次的麻醉学人才,纠正“重临床,轻科研”的培养偏差,建立适应我国麻醉学教育现状和社会需求的麻醉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南昌大学医学院麻醉教研室从导师与学生、教与学的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保证“5+3”麻醉专业学生在具有较强临床技能的同时,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如今已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麻醉学师资建设,确保培训质量

目前,临床医学“5+3”培养模式对导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以往申请南昌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导师资格的要求较低,只需几千元的科研经费和几篇一般性论文。导师自身科研能力不强,且麻醉学硕士生导师大部分为专业型导师,本科生导师科研能力则更加有限。

1.对麻醉学导师科研能力的考核。需考核导师每年的课题、论文及科研经费等,督促导师申报科研项目,进一步提高麻醉学导师的科研能力。

2.加强导师对科研能力培养重视程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手术量大,麻醉工作繁重,麻醉导师及学生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导致导师们往往重视临床麻醉基本技能教学和培训,而忽视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因此需加强导师对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

3.对导师的指导力度进行考查。导师可要求学生自行选题,培养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求学生撰写相关课题标书,让学生对课题研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为强化导师对学生科研的重视和指导,近几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在教研室正副主任的监督下,加大了对导师科研指导力度的考查,并取得了显著效果。

三、提高对“5+3”麻醉专业学生的要求

实施“5+3”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基础深厚、专业扎实、素质高、潜力大、有能力提高医疗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在“5+3”麻醉专业学生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要将他们培养成科研能力强的高水平临床型麻醉人才,因此需要提高对“5+3”麻醉专业学生的要求。

1.科研意识的提升。科学研究者主动探索、认识未知就是科研意识。在“5+3”培养模式下,麻醉专业学生认为只要熟练地掌握麻醉知识及技能,完成日常工作即可,在科研方面仅满足于完成毕业论文,从而导致学生缺乏科研的欲望,科研意识退化,科研能力不强。针对这一问题,科室每月安排高级职称医师进行专题讲座或学术交流活动,搭建多层次、多形式、多视角的学术交流平台,在强化基础知识的同时灌输科研的重要性,使近几届学生的科研意识有了明显提升。

2.文献阅读及科研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大量查阅文献可培养科研思维及提高论文写作能力。麻醉教研室除教学正副主任外,还配有两名教学秘书,负责监督和指导学生,要求学生经常浏览相关网站,阅读相关课外读物。学生每月需阅读1—2 篇英文文献,定时向导师汇报成果。学生在阅读相关文献后需写出文章概要及读书笔记,提出问题,并查阅资料,进行思考,表达见解,共同讨论,然后导师再进行解答,通过这种具有互动性、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此外,学生还要撰写相关的文章,并进行投稿。每个学生在毕业前都需要在正规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自己的文章,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科研信心。

3.提高考核标准。在“5+3”培养模式下,不仅要考核临床能力,还要提高对学位毕业论文、论文答辩及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对学生课题中的研究目标、设计方案、选取指标、技术路线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从论文创新性、前沿性、科学性及发表刊物的质量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对“5+3”麻醉专业学生培养制度的改革

“5+3”麻醉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较强的麻醉临床思维、临床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医学人才。南昌大学麻醉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是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及省级特色专业。为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高层次和复合型麻醉人才,对“5+3”麻醉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及培养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

1.实行“双导师指导制”。“双导师指导制”[2]是指每位麻醉专业学生有两位导师,同时指导临床和科研,一位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传统导师担任,主要负责学生临床实践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另一位由医学院校或医院中从事科学研究的学者或研究人员担任,主要负责学生科研基础理论知识和理念的培养。南昌大学麻醉学专业的导师大多是专业学位导师,可指导“5+3”麻醉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和教学,但其自身科研能力相对较弱,因而指导科研的能力有限。为此,近三年来南昌大学医学院麻醉教研室邀请了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科研能力较强的导师作为第二指导教师。自实行双导师指导制以来,学生的科研能力明显提升,更好地实现了“学、研、用”有机结合,为培养高层次和复合型麻醉人才的教学改革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