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荣誉榜单】终身成就麻醉学家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

王俊科 教授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王俊科教授在担任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麻醉科主任期间,制定了麻醉学科发展的长远规划。在硬件上,合理利用医院提供的资源,添置临床麻醉所需的各种先进设备。在软件上,制定了一整套科室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极大地调动了科内同事的积极性。

在担任辽宁省麻醉分科学会主任委员期间,王教授不仅为辽宁省麻醉学术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还极大的推动了东北三省麻醉学术交流。

王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危重病人临床麻醉及围术期器官功能的保护实验研究,在感染性休克及危重病人的麻醉和脏器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课题1项、卫生部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基金课题2项、市科委课题1项。

王教授桃李满天下,先后培养硕士生50余名,博士生40余名,毕业后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这些学生中不少都已经成为所在科室,甚至省市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王教授与盛卓人教授共同主持编写了第三版和第四版《实用临床麻醉学》,该专著较早地介绍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及经验,具有较大的先进性、科学性及实用性,是我国麻醉医生重要的专业参考书。此外,王教授还主持编译了在美国颇具权威性的麻省总医院《临床麻醉手册》和《危重症监测治疗手册》系列丛书,在麻醉业界深受欢迎。王教授还执笔,参与制定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椎管内阻滞并发症防治快捷指南(2012),为整体提高我国椎管内阻滞的规范化和安全性做出了积极贡献。

时至今日,王俊科教授仍活跃在麻醉学界,不仅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和辽宁省麻醉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为中国麻醉学术的发展及学术推广做出了骄人的成绩。

邓硕曾 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1994年,邓教授在广州麻醉与复苏进展会议上,首次在国内提倡血液保护,以应对国内血源紧张和输血传播性疾病的蔓延。1999年,邓教授开展血液保护工作,三年取得显著成效,并将血液保护和节约用血的工作向福州、深圳、武汉、成都和佛山推广,将节血理念通过讲座进一步推向全国。

1998~1999年,刘进教授和邓教授参与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制定(卫医发2000年184文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8的正式实施发布了配套文件。

邓教授此前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左房粘液瘤患者有肝素耐药倾向,迅速组织追踪研究,发现了抗凝血酶Ⅲ缺乏是主因。随后,通过AT-Ⅲ含量和活动度测定,与二尖瓣换瓣手术患者进行对比,发现AT-Ⅲ含量和活动度均明显降低。此项成果获得卫生部1994年科技进步三等奖。

邓教授一共培养了8名硕士研究生,其中,有5人成为麻醉学科学术带头人,其中一人担任阜外医院输血科主任,建立了血液管理体系,使阜外医院成人心脏手术用血量从2010年的47.5%下降至2018年的23.4%,血浆用量从41.2%下降至10.4%,使血液保护和管理走向常态化、制度化。

邓教授从医、从教、从研60余年,至今仍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在东方医院麻醉科从事术前评估、麻醉选择和术后随访工作,担负科内教学培养工作。

【来源:麻醉知识科普】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