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麻醉学家提出“病人自控治疗”新概念
\t在2020江苏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与围术期学术年会上,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北京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建雄教授提出“病人自控治疗(Patient-ControlledTherapy,PCT)”新概念,
\t安建雄在讲座时介绍,病人自控治疗起源于“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ControlledAnalgesia,PCA)”。PCA最初主要用于术后镇痛,现已成为全世界医院内术后疼痛的常规手段。PCA属于一种计算机技术在疼痛治疗领域的应用,当病人感到疼痛时,按压一个给药装置的按钮开关,该装置就可以按照医生预先设定好的剂量将药物注入人体。与传统的肌肉和静脉注射镇痛药相比,PCA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小,病人自主性和参与度高,副作用小,不容易产生耐受、依赖和成瘾等优点。PCA广泛用于临床后,较满意地解决了大部分病人的术后疼痛,是疼痛治疗史上里程碑性的观念和技术突破。
\t据安建雄介绍,除了术后镇痛,PCA也被成功地用于其他类型的疼痛管理,如烧伤痛和分娩疼痛等,其中最成功的当属产妇自控分娩镇痛,使得忍受分娩疼痛的产妇,得以有尊严地享受产子的快乐。
\t安建雄在讲座中还重点介绍了他领导的团队利用病人自控镇痛技术,开展居家癌痛控制和顽固性慢性疼痛治疗的理念和临床实践。数据显示,我国至少有1500万肿瘤患者,而肿瘤科床位为15万张,平均每一百个肿瘤病人才拥有一张医院床位,根本无法满足病人的住院需求。不过安建雄认为“医院的床位虽然有限,但家庭的床位是无限的”,在相当长的时期,居家镇痛应成为庞大癌痛病人疼痛控制的理想解决方案。安建雄认为PCA与新型阿片类药物氢吗啡酮,以及远程医疗技术的结合,可以较满意地帮助完成居家癌痛控制。
\t睡眠关系到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存质量。全世界睡眠医学专家都不推荐失眠障碍病人长期使用药物催眠。安建雄提及他的团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考虑用病人自控给药手段治疗慢性顽固性失眠,经过近十年来艰苦的临床探索,他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提出并践行以“病人自控睡眠”为主线的多模式睡眠,大幅提高了顽固性失眠病人的临床疗效。
\t安建雄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他的团队利用病人自控技术治疗顽固性心绞痛,阿片类药物、异丙酚等药物成瘾戒断症状的临床经验。安建雄认为,理论上症状控制都可以考虑使用病人自控给药技术。安建雄提出,把用病人自控装置治疗各种疼痛和失眠等疾病统称为“病人自控治疗”。
\t关于病人自控镇痛的管理模式,国际上多采用建立急性疼痛服务(Acute Pain Service,APS)模式进行日常管理和持续改进。安建雄团队起初将急、慢性疼痛管理共享一支医疗团队,率先建立了急慢性疼痛服务(Acuteand Chronic Pain Service,ACPS),而且病人自控睡眠和病人自控居家镇痛的管理仍然由这一支队伍管理,“病人自控治疗服务”一词(Patient-ControlledTherapy service, PCTS)也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