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智能精准开启舒适化医疗时代,探秘协和麻醉背

在刚刚过去的中国麻醉周,“疼痛”再一次成热门话题。过去,大家提起手术不寒而栗,如今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患者对于“疼痛”的体验早已被颠覆。

连日来,记者探访该院麻醉科,为您揭开神秘面纱。在这个连续4年跻身《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麻醉专科五强,去年全国排名第四、华中第一的科室,麻醉医生身经百战,带着智能“尖板眼”,从术前“安检”、术中“护航”、术后“镇痛”,让镇痛“不失联”,精准帮助患者开启全程无痛的舒适化诊断和治疗。

有着百年历史的协和医院麻醉科,1890年已使用氯仿麻醉施行手术,1934年率先实施静脉麻醉,达世界先进水平。如今,它已是湖北省唯一一家麻醉临床医学中心,湖北省麻醉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从学科创始人刘俊杰教授、曾邦雄教授、姚尚龙教授,再到陈向东教授,经多代协和麻醉人的共同努力,麻醉科从上世纪70年代成为国内首批硕士点,开启麻醉学专业高精尖人才的培养,并于80年代建立麻醉实验室、开设疼痛门诊等,后又建立ICU,成立麻醉与危重病学研究室等一系列领先全国的“创举”……

靶向性个体化,精准智能化的麻醉系统

79岁的李婆婆家在汉川,子宫脱垂症持续加重,十分痛苦。上周,她辗转至协和医院就诊时已是二度脱垂,医生建议尽快手术,重建盆底功能。

听说上台要全麻,子女慌了神:“这么大年纪,麻醉挺得过来吗?”麻醉科主任陈向东教授术前谈话安慰:“您放心,即使是高危患者,我们让老人安静睡着,也能平安醒来。”

4月7日,老人如期手术,该院妇科专家主刀。记者获准进入手术室时,老人已进入浅睡眠,靠气管插管帮助通气。这个阶段,麻醉医生当起“监工”,麻醉给药任务交给“智能系统”。

麻醉给药实现“智能化”

“它很聪明。”陈向东说,麻醉镇痛药、镇静药用多少量,我们会“斤斤计较”,患者年龄、体重、药物敏感度不同,用药量也天差地别,关键要算出血管和大脑中的药物浓度,使得患者不会因给药不足术中突然苏醒,反之,也不会导致术中危险和术后苏醒延迟。

陈向东主任(左)和团队监测患者麻醉深度

随着舒适化医疗时代到来,麻醉贯穿了从临床检查到治疗的全过程,怎样让患者更安全、舒适,这是摆在陈向东面前的攻关课题。

多年来,该院麻醉科一直在自主研发上亮点频频。由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第三任会长、协和麻醉与危重症病学研究所所长姚尚龙带领研究团队历时20余年研发的UE可视喉镜,更利于中国人的气管插管,防雾效果显著,插入后也能清晰看到患者咽喉部位情况,提高插管的效率安全精准,成为麻醉医生的“定海神针”。

UE可视喉镜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副会长,陈向东也在研发上下功夫。在这套精准麻醉的“智能升级”系统上,他参与研发升级。它除了精准稳定速度缓缓推送药物外,一旦“感知”到药物浓度不足,会自动改变给药速度,守护患者全程无痛。

记者看到,老人额头贴了电极片,一旁的显示屏上,脑电波等数据一目了然。“有了它,患者麻醉深度尽在掌握。”陈向东说,电极采集脑电信号、自动分析,给麻醉深度“打分”,一旦超出安全区域,麻醉医生或智能电子输液泵会赶紧调整用量,使麻醉更精准。

患者麻醉用药量更精准

30分钟后,手术结束。麻醉医生估算,老人麻醉、镇静药物用量比传统依靠经验给药,可减少3成左右。术后,老人顺利苏醒。

陈向东还开展了麻醉相关的基因检测,可预先判断患者对麻醉等药物的敏感度,根据这些信息再来调整药物种类、剂量,每位患者的麻醉方案都是 “量身定制”。

大数据“云”麻醉,让镇痛“永不失联”

4月12日,在协和医院外科2号楼,结束了一上午连台手术的麻醉医生宋文涛,趁着短暂休息,打开移动设备上的数据库,查看住院患者术后镇痛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