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学杂志
    主页 > 综合新闻 >

围术期的液体治疗:麻醉真正的目标在远方,而

本文由“医学科普芳草地”授权转载

当下,是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不至于被时代所抛弃,我也想通过网络来了解一些新的信息;这不,又遇到一个对我个人来说是个新的名词:零平衡液体疗法。

围术期的液体治疗,已经成为麻醉医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策略也是与时俱进,不断更新。今天,以个人的理解从头简单捋一捋。(仅供参考)
开放性补液策略
主张围术期进行大量补液维持有效循环血容量,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②术前丢失量:
③术中丢失量:
④麻醉处理引起的血管扩张;
⑤第三间隙液丢失量:
个人上学与参加工作初期,也是这样应用临床工作中的。
记忆比较深刻的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大概是2004年,在一级医院给一位“肠梗阻”的患者,用4:2:1液体治疗方法维持了术前、术中、术后共计14天,患者康复出院。
那个时候,条件比较艰苦。
院内没有“钠钾钙镁合剂”、没有“林格氏液”、没有“胶体”…
做个“离子”都得今天采血,然后送到外院,第二天出结果…
每天评估液体的进出量,准备给什么,给多少,既要考虑液体渗透压还要顾及液体的张力,计算多少容量带多少溶质,浓度是多少,速度是多少,多久能点完…
那个时候,围手术期机体液体状态几乎都是接近“ 盈满”状态,生怕缺了点啥而引发机体功能的不足。

限制性补液策略

主张围手术期应适当限制液体补充量,避免机体液体负荷过重。
保留“开放性”补液策略中的2项,去掉了3项。
术中“限制性”液体治疗方案推荐:
①正常基础生理需要量;
③术中丢失量:
用晶体液补充生理需要量;
术中失血可以输入晶体液、胶体液和血制品。
临床工作中,可以粗略评估并给予补充生理需要量后,根据术中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入量及种类。
那个时候,不用太像以前那么算计机体都需要什么了,而且着眼于评估机体缺什么或者可能缺什么了?

有“月满则亏”或“大盈若缺”的意境。

目标靶向液体治疗

就是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个体化液体治疗,应用的是容量反应性原理。
随着各种监测手段及设备的更新与使用,目标靶向液体治疗与传统补液策略相比,能在保持机体足够的灌注氧供前提下,减少围术期低血容量和容量过负荷,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明显减少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这需要一些有创监测操作及设备,也不是一般条件的基层医院所能拥有的。当然基层也有自己的小妙招,比如无创的“补液实验”或者“被动抬腿实验”来做一些粗略的容量评估。
有些道理异曲同工,有些道理殊途同归。
一个是强调达到同样好的效果,
另一个是不强调结果的好与坏。
零平衡液体治疗
ERAS理念很流行,很先进。
理解为用精准麻醉管理来调控机体功能,使得患者的机体在围手术期受到“最少的干扰”与“最小的应激”。
零平衡液体治疗就是在ERAS理念指导下,有目的性地输注液体;常规选择平衡液补充容量,特殊时可以输注胶体,尽量不选用生理盐水,精细化容量管理,维持体液岀入平衡;监测指标选择的原则是创伤最小;适当地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调节血管张力和心肌收缩力,避免输注过多的液体。
所以,目前临床工作中,个人液体治疗的基本原则是:
对于接受低风险手术的低风险患者,“零平衡”方法可能就足够了。
对于大多数接受大手术的病人来说,建议采用目标导向液体疗法。

以上的罗列内容都是网上找到的(案例除外),读者可以去找更多更详细的内容去学习;但这并不是我所要表达的内容,下面的内容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