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皓首翁 中国临床麻醉学先行者丁光生迎100岁
资料图,1992年12月,丁广生(左二)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证书和奖牌。图片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提供。
中新网7月23日电(记者郑莹莹)“1951年7月17日,当我提着两个沉重的箱子走出罗湖火车站时,看到五星级的红旗,我忍不住泪流满面。 “第一次。轨道。”中国早期麻醉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丁广生回忆起自己的过去,经常提到这一幕。
7 月 23 日,丁广生迎来了自己的 100 岁生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汇报会上祝贺这位老人,祝他长寿。
儿子眼中的父亲??: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在儿子丁敏乐眼里,父亲很严厉,从小就是爱国教育。除了儿歌,丁敏学的第一首歌就是国歌。
丁广生的父亲丁旭先是中国半微量分析化学研究和世界化学通史的开拓者之一。曾在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致力于工业和科技救国。丁广生的母亲陈淑女士是最早来中国留学的女学生之一。回国后在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是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在家人的熏陶下,丁广生以科学救国的志向,一直是他从小的志向。时至今日,他对振兴国家的深厚感情仍然无法言喻。
丁广生是一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丁敏乐回忆说:“当时,我们早上起床都看不到他,因为他是凌晨4点30分离开的。他每天都和食堂工作人员在一起。进入科学院大门,因为没有钥匙;天亮后我们让他走,但他还是坚持。他说早上是他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因为没人打扰他。”
丁敏乐说,他父亲也很节俭。 “当时,他正骑着一辆破旧的汽车,背着一个修好修好的包。”
同事眼中的丁广生:衣着朴素,愿意为别人“做嫁衣”
丁广生早年从事临床麻醉,后转入药理研究。他白手起家建立了上海医学研究所药理研究室,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解毒剂二巯基丁二酸是第一个被美国仿制的中国发明新药,丁广生是其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中科院院士陈开贤说:“丁先生自己一向很朴素,他穿的衣服都是工作服,一年四季都是这样,人们看到他就觉得他就像一个老工人。但丁先生从来没有我不在乎这些事情,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
正是这种丁先生。将近60岁的时候,他开始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出版刊物上,为其他科研人员“制作婚纱”。陈凯贤表示,中国的科学发展离不开高水平学术期刊的支持,但当时相关领域并没有好的期刊。起来了。”
1980年,丁广生创办《中国药理学杂志》,任主编; 1982年创办《新药与临床》杂志(现《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任主编。
丁广生认为编辑是一门科学,因此积极倡导建立编辑这一新学科。但是,当时的编辑在社会上被人看不起,被认为是“剪刀和糊”,知识匮乏。丁广生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编辑是有学问的”。
丁广生已经百岁了,头发花白。但留在大家印象中的,却是他背着书包走向晨光的画面,鼓舞人心,充满力量。在他百年诞辰之际,学术界祝福他长生不老,学习了他的人生哲理:“珍惜时光,努力创业,乐无穷”。 (完)